4月2日,南昌大学附属学校安义分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江西省“四个100”非遗导师邹双勇来到现场,为该校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教学指导课。
活动伊始,邹双勇老师先以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非遗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他说,非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需要我们共同守护与传承。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对非遗文化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随后的实操环节,邹双勇老师亲自示范,手把手教授学生们“陶瓷匾额书法雕刻”和“雕版瓦当翻墨”这两项技艺。“看好了,这一步是关键!”邹双勇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如何运用工具。他纠正大家的手法,指导大家掌握技巧。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非遗技艺的基本要领,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实操过程中,邹老师还不忘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不一会儿,在邹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学生们的巧手下,一件件精美的非遗手工作品便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技艺和创意,更体现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南昌大学附属学校安义分校学生龚瑞上完这节课后,对非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课堂上,邹老师的讲解充满活力,把非遗知识变成了好玩的故事,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今后,我打算多参加此类的活动,把非遗的魅力告诉更多的人。”
“我将充分发挥自己在传统技艺传承和创新方面积累的经验,通过工坊体验、技艺展示、雕刻培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雕刻书法艺术,走进非遗,感受岁月沉淀的匠心与温度。我将与新闻、宣讲和文艺导师携手,与安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子,共同为非遗注入新活力。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以文化之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江西省“四个100”非遗导师邹双勇表示。
特别声明 文中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原标题:《【“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雕刻书法入课堂,非遗匠心共传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火星电竞官网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